备孕在日常生活需要做哪些准备

发表于 2024-09-30

每个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时候,都期盼能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。实现优生优育,备孕是第一步。然而说到备孕,很多育龄女性都比较茫然,不知道该怎么准备。

备孕在日常生活需要做哪些准备

备孕需注意的事项很多,需要医务人员与妇女共同合作与参与,总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:

一方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准备;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咨询专业的医师,完善相应的检查。

一、日常生活需要做的准备

1. 有准备、有计划地妊娠,在最佳生育年龄备孕,尽量避免高龄妊娠。

女性年龄因素是影响生育力和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。≥35岁为女性生殖高龄,随年龄增加,自然流产风险增加,妊娠率和活产率显著下降,各种妊娠合并症、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上升。

2.怀孕时间间隔。

如果有早孕期流产史,一般建议恢复三次月经后再备孕。三个月以上的流产,建议最好间隔半年以上的时间。世卫组织建议在活产后至少2年,流产或引产终止后6个月再怀孕。有报道,妊娠间隔<6个月是围产期不良健康后果的潜在可改变危险因素。

3.合理膳食,均衡营养。

水果、蔬菜和日常复合维生素是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良好来源,有助于生殖健康;水果、蔬菜和蛋白质,对提高精液质量有帮助。女性孕前3个月及怀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0.4~0.8mg/d,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,以减少神经管缺陷的风险;如果有既往神经管缺陷患儿妊娠史,再次妊娠时孕前及孕后3个月服用叶酸4mg/日。

4.保持正常体重。

低体重或肥胖的育龄妇女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人群,建议备孕妇女可通过平衡膳食和适量运动调整体重,使BMI达到18.5~23.9的理想范围。肥胖的生殖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不孕不育、流产、先天缺陷、早产、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压、血栓栓塞、手术助产率增加。

5.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。

睡眠充足、规律作息、科学运动。避免吸烟、酗酒、吸毒等;避免过量饮茶、咖啡;避免辛辣刺激饮食;避免熬夜及高强度的工作;避免高噪音环境和高温环境(如桑拿、高温作业、紧身内裤);避免久坐;避免家庭暴力。

6.保持心情愉悦。

缓解精神压力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紧张焦虑,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。

7.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。

避免接触强烈放射线或辐射、化学毒物(如铅、汞、苯、砷、农药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