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备孕小妙招(女性篇)

发表于 2024-09-25

养血

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,女性的月经、怀孕、生产、哺乳都与血相关。

血虚会面色黄白,口唇、眼睑、爪甲颜色淡白,月经量少、色淡,乏力、眼花、头晕、夜眠多梦等,可进食(中医概念上的)补血食材,如乌鸡、动物肝脏、红枣、红糖、桑葚、龙眼等,亦可采用四物汤等中药治疗。

血瘀可能会出现身体局部固定针刺样疼痛,肌肤甲错,痛经、月经血块多等,可多食活血食材,如山楂、醪糟、三七等,可采用桃红四物汤、血府逐瘀汤等中药治疗,亦可配合刺络拔罐、中药足浴等中医外治法。

血热会月经提前、经色鲜红、经量大、经期延长,心烦、急躁,失眠等,饮食上宜清淡,忌辛辣,可采用清经散、两地汤、六味地黄丸等中药治疗。

中医备孕小妙招(女性篇)

血寒可能月经推迟、痛经、经色暗,四肢不温、小腹冰凉,中药以胶艾四物汤、右归丸、金匮肾气丸等治疗,配合艾灸、中药足浴最佳。


养气

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气、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。气的异常以气虚、气郁最为多见。

气虚者,常见少气懒言、乏力倦怠、动则汗出、体弱易感等症状,平时可多食红枣、白扁豆、糯米、山药等,可选用四君子汤、圣愈汤、补中益气汤等,亦可配合艾灸治疗。

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,肝郁气滞者也十分多见,表现为经常叹气、不欲饮食、失眠、情绪性腹泻、胁肋部胀痛、月经前乳房胀痛等,除了自我情绪调节外,可用玫瑰、梅花、佛手等泡茶,中药则以逍遥丸、柴胡疏肝散为主,亦可配合针灸疏肝理气。


养神

中医备孕历史悠久,古代医家早就注意到“七情”对于女性怀孕的影响。“七情”指的是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。七情过度可扰乱气血运行而影响受孕,《景岳全书•妇人规•子嗣类》有云:“产育由于血气,血气由于情怀,情怀不畅,则冲任不充,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。”清代吴谦也在《医宗金鉴》中指出:“妇人从人,凡是不得专主,忧伤、愤怒、郁气所伤,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。盖以血之行、止、顺、逆,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。”

所以,女性在备孕、怀孕、生产、产后的情绪稳定非常重要,除了自我调节,准爸爸们可要格外留意,一定不要惹准妈妈们生气,要保证她们每天心情舒畅哦~

此外,准妈妈们也可以多进食养心安神的食物,比如燕麦、香蕉、深色蔬菜、奶制品等,还可以用酸枣仁、百合、灵芝等代茶饮。


养身

养肾

肾为先天之本,且主生殖,肾虚可导致不孕不育或流产,且不利于宝宝的健康。备孕期间切不可熬夜消耗肾精,夫妻生活也要适度,不可放纵。饮食上可多食用核桃、海参、花胶、牡蛎、黑豆、桑葚、枸杞等养肾食物。亦可选用制黄精、熟地黄、杜仲等中药代茶饮,或配合艾灸(需经中医生辨证)、中药足浴等补肾。

养肝

女子以肝为先天,肝血不足、肝郁气滞导致气血不畅均会影响女性孕产。养肝需注意适度用眼,保持心情舒畅,忌饮酒,不生闷气。可选用玫瑰、梅花等代茶饮,平时可按揉太冲等穴位疏肝理气。

养脾

脾胃为后天之本,人体气血需脾胃运化生成。平时可多食小米、糯米、粳米、黄牛肉、山药、白扁豆、莲子肉等健脾食物,同时忌生冷、重口味食物。可选用党参、黄芪、炙甘草、白术、茯苓等中药代茶饮,也可采用艾灸温脾益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