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样一群孩子,由于体内缺少黑色素他们出生时皮肤、眉毛、头发都呈白色或黄白色眼睛怕见强光,平时不能晒太阳夜晚活动才感觉到舒适他们被称为“月亮的孩子”。
这个美丽名字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罕见病—白化病。在所有国家中,不论哪个族裔,都有相当比例的人群患有这种疾病,白化病发病率约为1/20000,我国约有9万多白化病患者。
什么是白化病?
白化病是一种先天性隐性遗传性疾病,由于体内与黑色素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。白化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皮肤、毛发和(或)眼睛等部位先天性色素减退或缺乏,常伴有眼球震颤、斜视、畏光、视力低下等眼部症状。由于皮肤和(或)眼睛缺乏黑色素保护,对紫外线敏感,眼睛易畏光,皮肤易晒伤,所以白化病患者常喜欢夜间出行,因此,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,被称为“月亮的孩子”。
除了人类,自然界的生物也存在白化现象,例如没有“黑眼圈”的白色大熊猫、全身白色的麋鹿、雪白的麻雀等。
白化病分为哪几种类型?
根据临床特征和突变基因的不同,白化病分为非综合征型和综合征型两大类。非综合征型白化病包括眼皮肤白化病1~8型(OCA1~8)和眼白化病型(OA);综合征型白化病包括Hermansky–Pudlak综合征1~11型(HPS1~11)及Chediak-Higashi综合征1型(CHS1)。
根据累及部位的不同,白化病又可以分为累及全身皮肤、毛发和眼睛的眼皮肤白化病(OCA)和仅累及眼部的眼白化病(OA)。
它的遗传方式是怎么样的?
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通常分为以下两种遗传模式:
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患者的父母双方都携带了一个隐性致病基因,夫妇并不表现出白化病。如果夫妇双方同时将携带的致病基因传递给子女,子女就会发病,发病几率为1/4。
另一种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,母亲所携带的白化病基因传递给儿子时才会发病,传给女儿一般不患病,遗传几率为1/2。
白化病患者如何治疗?
目前并无有效的治愈手段,治疗目标是对症治疗,以减缓症状为主。因此预防就显的尤为重要。在已患病白化病人群中,应保护好自身的皮肤和眼睛免受太阳的伤害。在普通人群中,应避免近亲婚育,若有白化病遗传家族史的,在基因检测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咨询,做好一级预防(孕前筛查)或二级预防(产前诊断)。若已生育一患儿且明确诊断,有再生育二胎需求时,可借助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优生助孕,选择正常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,可孕育正常后代,阻断致病变异在家族中的传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