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排卵问题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?
多囊卵巢综合征,其特征是月经不规律、超重、痤疮和体毛过多(卵巢分泌的雄激素过多)
排卵问题的其他原因包括
*糖尿病
*肥胖
*锻炼过度
*某些药物(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某些抗抑郁药)
*过度体重减轻
*心理应激
极少见情况下,原因是过早绝经——卵子的供应提前耗尽。
对于月经不规律或无月经的女性中(闭经),排卵问题通常是不孕的原因。排卵障碍常常出现在月经不规则或闭经的女性中(闭经—见),有时也出现在一些月经规则规律且无乳房痛、下腹部肿胀和情绪改变等经前期症状的女性中。
月经周期是由黄体生成素、促卵泡激素和女性激素(雌激素和孕酮)复杂的相互作用调节的。
月经周期分为三个阶段:
*卵泡期(排卵前)
*排卵期(卵子释放)
*黄体期(排卵后)
月经周期开始于卵泡期,月经出血是卵泡期第一天的标志。
当卵泡期开始时,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很低。结果,子宫增厚内层(子宫内膜)的顶层破裂脱落,出现月经出血。卵泡期的前半期,促卵泡激素缓慢增高,刺激几个卵泡发育,每个卵泡内有一个卵子。每个卵泡中含有一个卵子。在这个阶段的后期,随着卵泡刺激素水平的降低,只有一个卵泡继续发育。这个卵泡可以产生雌激素。随着卵泡期的继续,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。
排卵阶段始于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的激增。黄体生成素促进卵子排出(排卵),通常在分泌高峰后32~36小时排卵。雌激素水平通常在增长高峰时达到峰值,黄体酮水平开始升高。
在黄体期,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下降。排卵时破裂的卵泡闭合,形成黄体,分泌孕酮。在这个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,雌激素水平很高。孕酮和雌激素导致子宫内膜变厚,为可能的受精做好准备。如果卵子没有受精,黄体退化,不再分泌孕酮,雌激素水平降低,内膜顶层破裂脱落,出现月经出血(新月经周期开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