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器官脱垂分类及症状
盆腔器官脱垂本质上是疝(组织的开口或薄弱部分),由于支撑组织变弱,器官通过疝异常突出。
盆腔器官脱垂的不同类型根据受影响的器官来命名。
阴道后壁:直肠脱垂(直肠膨出)或小肠脱垂(小肠疝)
阴道前壁:膀胱脱垂(膀胱膨出)或尿道脱垂(尿道膨出)
阴道顶部:阴道(顶端)脱垂
子宫:子宫脱垂
通常一个患者发生多个脏器脱垂。在所有类型中,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区域有坠胀感、充盈感或有压迫感。女性可能会觉得自己坐在球上,或者子宫、膀胱或直肠凸出或从阴道中掉出。
症状常于站立或坐直、增加腹压或咳嗽时加重,在平躺、放松时减轻。对于部分女性,性交时疼痛。
轻症患者可能只有在变老时才会出现症状。
直肠脱垂(脱肛)、小肠脱垂(小肠疝)、膀胱脱垂(膀胱膨出)和尿道脱垂(尿道膨出)尤其可能一同发生。尿道膨出和膀胱膨出几乎总是一同发生。
骨盆底的损伤可能会影响泌尿道。因此,患有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可能在控制排尿方面有问题,导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(尿失禁)或膀胱无法完全排空(尿潴留)。
膀胱膨出及膀胱尿道膨出
膀胱膨出见于膀胱下移并突向阴道前壁。常由支撑膀胱的结缔组织或支撑组织薄弱导致。当尿道膨出和膀胱膨出一同出现时,称为膀胱尿道膨出。
患有上述任何一种疾病的女性都可能有尿失禁。
脱肛
脱肛见于直肠下移并突向阴道后壁。其发生多由于直肠肌层和直肠周围的结缔组织薄弱引起。
脱肛可能导致排便困难,甚至便秘。女性可能无法完全排空肠道。一些女性需要将手指放入阴道,压在直肠上排便。
肠疝
小肠疝发生于小肠及盆底腹膜突向阴道及直肠间。最常见于手术切除子宫(子宫切除术)后。小肠疝的发生多由于结缔组织及支撑子宫或阴道的韧带薄弱引起。
小肠疝常常无症状。但有部分女性感到盆腔胀痛或胀满感。有部分疼痛表现为下腰部酸痛。
子宫脱垂
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下移脱入阴道。它常由支持子宫的结缔组织及韧带的薄弱引起。子宫可能以下列方式膨胀:
* 仅下移到阴道上段
* 下移到阴道外口
* 部分脱出于阴道外口
* 全部脱出于阴道外口,形成子宫完全脱垂
* 子宫下降程度决定了症状的严重程度。
起初,子宫脱垂可能会导致轻度症状或无症状。当脱垂恶化时,大多数女性主诉的第一个症状是阴道开口处感觉鼓胀。她们也可能存在下背部疼痛或尾骨疼痛、排便困难、性交时疼痛,以及坠胀感或压迫感——盆腔器官脱出的感觉。
子宫完全脱垂可导致行走时疼痛。突出的子宫颈(子宫下部)可能会出现疼痛,并导致出血、分泌物和感染。
女性可能出现控制排尿方面的问题,导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(尿失禁)。或者女性可能无法完全排空膀胱或排尿(尿潴留)。
可能会发生便秘。
阴道脱垂
阴道脱垂是指上段阴道下移到了下段阴道,从而导致阴道上段脱出。阴道上段可能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道外口。通常伴有膀胱膨出或脱肛。
阴道完全脱垂可能导致行走或坐立时疼痛。脱出的阴道可能会出现疼痛并导致出血和分泌物。像子宫脱垂一样,阴道脱垂也会引起排尿问题。同时也可导致排便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