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?
妊娠期血压增高(高血压)按以下分类:
慢性高血压:怀孕前血压升高。
妊娠高血压:血压会在妊娠20周后首次升高(通常在37周后)。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一般在分娩后6周内消失。
先兆子痫是妊娠期发生的另一型高血压。它伴随着尿液中存在蛋白质。先兆子痫在诊断和治疗上与其它其他类型的高血压不同。
有慢性高血压的女性在孕期更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。但是,如果存在慢性或妊娠高血压,以下问题更有可能发生:
先兆子痫和/或子痫(发作是由于重度先兆子痫)
HELLP综合征
高血压恶化
中风
肾衰竭
心力衰竭
发育不如预期的胎儿(小于胎龄)
胎盘提前从子宫剥脱(胎盘早剥)
死产
HELLP综合征包括溶血(血细胞崩解)、肝酶水平增高(提示肝损伤)和血小板计数降低,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、生产期间和之后的出血风险增高。
孕期应该严密监测患有高血压女性的血压情况,以确保血压控制良好、肾脏功能正常以及胎儿生长正常。但是,无法预防或预测胎盘早剥。通常需要提前分娩胎儿以防死产或高血压导致的孕妇并发症(如卒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