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中经常会碰到患者问:“医生,我内膜太薄了,是不是不好怀孕啊?”或者“医生,我这个内膜很厚很厚了,月经量很多很多了,为什么还怀不上啊?”这些问题有时候还真的难以简单的回答,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子宫内膜的一些小知识吧。
子宫-胚胎发育的基石
成年女性的子宫长7~8厘米,底部宽4~5厘米,厚2~3厘米,重40~50克。生命种子就是从与子宫底部相连的输卵管进入子宫腔,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称为“着床”,随后受精卵逐渐发育成长。9个月后,原来小小的子宫可增大500倍,形状由梨形变为卵圆形,占据腹腔的大部分位置。当胎儿发育成熟,紧闭的宫颈口将充分扩张,使宝宝顺利地降临人世。
子宫内膜-孕育新生命的土壤
子宫内膜层是怀孕的关键部位,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肥沃的土壤,在排卵期其厚度可达11mm,整个内膜松软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,为受精卵的种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但是内膜过厚或过薄均会影响怀孕,常见的是因内分泌失调、流产刮宫以及子宫内膜病变这三个原因,造成子宫内膜薄,影响受精卵着床。因此,若想怀孕,务必要养好子宫内膜,千万别让流产手术、药流等损害这片孕育生命的“土壤”。
如何评估子宫内膜?
目前我们临床上用超声检查较常见。理想的子宫内膜厚度,医学上认为比较适合着床的是临界值在HCG注射日测量为7 mm。
当子宫内膜厚度<7 mm 时,想要怀孕是有一定难度的,但子宫内膜偏薄并不等于绝对无法怀孕。
但是,内膜过厚>14mm时,同样会造成受精卵不易着床,厚度并不能量化其功能。内膜的功能要从类型跟血流来判定。
1、子宫内膜类型
子宫内膜类型指内膜与肌层相对回声的状态。根据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的Gonen标准可以分为3种类型。
(1)A型:典型三线型或多层子宫内膜;
(2)B型: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,子宫腔强回声,总线断续不清;
(3) C型:均质强回声,无子宫中线回声。
研究表明,排卵日A型子宫内膜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型和C型,提示A型子宫内膜为胚胎着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。
2、子宫内膜血流
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种植需要丰富的血流。子宫动脉血流用搏动指数(PI)和阻力指数(RI)表示。
研究表明,PI能够预测妊娠结局,当PI<2时最好。当PI>3时,妊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但PI值反映了整个子宫的血流,子宫和卵巢血管之间存在交通支,子宫动脉的PI值也不能完全代表内膜组织血供情况。
如何改善子宫内膜?
临床上医生常采用雌激素、生长激素等药物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,并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提高子宫内膜血流,以使备孕妈妈获得良好的子宫土壤来迎接胚胎的种植。但具体的药物使用方法请遵循医生的指导,请勿自行用药。